close

好習慣 高成效


文/楊極東









實踐大學創辦人謝東閔先生在創校之始即倡行:一個觀念:勤勞是快樂的;三個習慣:整潔、禮貌、物歸原處。初聽沒什麼深奧,然則其中卻深含學理。蓋觀念屬認知的層次,可以懸得很高,而習慣則屬「實踐」的部分,它是刺激反應(Stimuli-Response)理論中形成自然反應的慣性行為。心理學者把它界定為:刺激與反應間的穩定關係。謝創辦人所期待「實踐人」作為的應是好的習慣,它正是教育所追求的正向學習後效。

有關習慣理論的研究,我國早在漢代年間就已出現,此其時對習慣的界定是:經由長期不斷重複努力學習而得來的行為,學成之後,該行為將不假思索,習而慣之,自然反應。至於西方則以著名的心理學者詹姆士(William James)、華森(J. B. Watson)、霍爾(C. Hull)、史基納(B. F. Skinner)在1940-1950年代間貢獻最多。當時學界給習慣所下的界定是:習慣即刺激、反應及其間的穩定關係。邇後研究者更引申其外延意義,認為應重視習慣形成的過程(習慣的培養)及習慣成因間的關係、法則。發展至今,行為治療者、精神醫學者、教育心理學者、社會工作者、輔導工作者乃至企管學者都重視習慣的研究、應用與推廣。

國內從事「習慣」研究最具成就的首推台大心理學資深學者柯永河教授。柯教授是國內第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在台大心理系長年執教,並在台大醫院精神科擔任臨床心理分析師,他一句簡單的結語:好習慣愈多,愈健康。他窮畢生之力,從理論和臨床上探究大家耳熟能詳的「習慣」課題,強調「習慣」在心理衛生、心理健康上最具影響力。

在習慣的研究上,研究者通常將習慣依其後果的適應狀態而作良好與不良的分類。前述「整潔、禮貌、物歸原處」應屬這一類,即良好的習慣。就教育的觀點來看,每個人受教後都被希望有更多的良好習慣,如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良好的穿衣習慣、有良好的行的習慣、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良好的接物(惜物、物歸原處)習慣、有良好的待人(人際、禮貌)習慣、有良好的溝通習慣......等,這些好習慣不但利己,也利他;不但有助個人健康,也可促進社會的和諧,更是團體發展的動力,是教育、訓練、輔導效果的真實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