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心目中的好部屬


文/顏長川









前言:好部屬是不需要被管理的,他們對工作有責任感; 好部屬最大特點就是熱情,發自內心深處對工作產生高度熱忱, 同時會感染周遭環境,激勵他人。

職場上很多主管都以為只要把業務做起來, 交出傲人的績效讓老闆滿意,就可以什麼都不管;其實, 主管對部屬的選、育、用、留要負完全責任, 最好是一開始就找對人,聽說留任率可高達80%;萬一找錯人, 所花費的徵才廣告費用及時間、行政、訓練、機會成本等, 大約為月薪的六倍,還會影響士氣、績效。

主管應有能力清楚描繪職缺並開出「人才需求單」:如學經歷證照、 人格特質、專業技能、語文條件等; 讓徵才單位得據以從內外部精挑細選出幾個候選人, 或到適當的地方找人才。

盡責的主管會針對部屬在職務上所必須的知識、態度和技巧, 透過在日常工作上進行有計畫、有重點的培育和指導, 可與工作實務相聯結,訓練與工作同步進行,主管與部屬教學相長, 是一種成本低、長期而持續的「在職訓練」(On Job Training,OJT)。

不讓主管看錯人

從上班族五年的工作曲線可觀察出: 員工在進入職場的第一年會很認真,第二年會比較上手, 第三年總算認清工作就是這樣;有潛力、 高績效的員工若沒有工作輪調(Job Rotation)的機會,第四年就會開始走下坡, 到了第五年就會開始摸魚了。 五年的磨合可讓主管從芸芸眾部屬中分辨出誰是3%~5% 的拔尖人才(Superkeeper)?誰是8%~12% 的優秀人才(Keeper)?這些高潛能(High Potential)和高績效(High Performance)的關鍵人才(Key Talent)掌握著核心關鍵技術,是公司同仁的典範, 會影響企業的成長與存亡,當然是企業聚焦的重點人才, 企業會設個人才庫(Talent Pool)嚴加看管,可確保組織遇有重要職缺時, 內部能有現成的一批高度訓練過、夠格的員工可接任而不致開天窗。

好人才是需要被經營的,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說:「人才經營是一天25小時,一週8天, 一年53週都要做的工作」, 他的意思是說主管花在經營人才的時間,永遠不嫌多。 

好部屬是不需要被管理的,他們對工作有責任感,以「攀岩」為例, 拴好繩索是攀岩者的基本工作,而責任是絕不讓同伴掉下去; 好部屬說到做到,對承諾很謹慎,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熱情, 發自內心深處對工作產生高度熱忱,會自我砥礪,熱愛學習和成長, 同時會感染周遭環境,激勵他人。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承認他只能看準75%的人, 也就是說四個人中會看錯一個人;願人人都能成為「 主管心目中的好部屬」,不要再讓主管有看錯人的遺憾。【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管理雜誌》2009年8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