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領導者的第一步
撰文者:Joey Chung (鍾子偉)


幾週前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個複雜的財務估價問題。我試著要決定我們公司在上海未來三年規劃中,應該要繼續和確認的計畫,嘗試著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來比較。


問題是我從學校畢業後,我就沒有處理過太複雜的財務和會計問題,我有點不記得確切的步驟來做出正確的策略選擇比較。我很挫折地還要回頭去翻過去的課本和筆記。


那天晚上我和一個很熟的哈佛朋友吃飯,他是在去加州前順道到上海玩。在畢業一年半,嘗試了許多份工作和產業後,他決定繼續去念商管類的博士,而之後教授商管理論會是最適合他的生涯規劃。


在上海知名的新天地吃飯時,我對他提出了我的問題。


「當我們從哈佛商學院畢業時,我們應該已經研讀過超過500個案例。這500個情境案例幾乎包含了每個領域、產業和內容。而在2年內超過500個案例學習中帶來的豐富資訊、知識和企管經驗是非常驚人而且非常有價值。比如說,我在開始念MBA之前對財務幾乎一無所知,但當我畢業時,我被訓練到每天都在估算公司的價值和併購事宜好像我是華爾街的銀行家一樣。」


未來的教授點了點頭,等我把真正的問題丟出來。


「我的意思是,現在,不過就兩年的時間,你還真正記得的案例有多少個?我很難想起超過10個案例的名字。500個裡面只記得10個!今天早上我快記不得該如何做財務估價,而兩年前,我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在做企業估價!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浪費,如果我們弄到後來忘記了所有的事情,那到底我們教育的真正價值為何?」


這個話題是非常熱門而且永遠都在爭論的商學院辯論:商學院教育或是多數高等教育真的有長久的價值嗎?還是多數價值來自於學校管理者做的簡單選擇過程?這是否代表頂尖的學位很有價值只因為他們選擇了有天份的人,但真正教育過程其實沒有太多長遠的效果?


「我們當然不可能記得每件事情,」我同學回答,「但教育真正的價值不是源自於我們記得多少,而是學會如何思考。」


接下來幾天當我在工作時,每當我遇到沒有清楚正確答案的問題時,我都會想到他的回答,而越想越有道理。


在念了兩年MBA之後,我可能不記得會計或是精確財務估價技巧的每個細節步驟,但是我知道我可以一步步處理不同的企業問題並且找尋答案。我們的確學到如何冷靜把一個複雜的問題一塊一塊切割來看,分析主要的問題是什麼,訂定下一步優先順序,並且找尋資源來解決問題。


這不就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