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提昇語言能力
文/Ker Than;輯譯/謝勳


音樂能調整大腦的某些語言能力


在雞尾酒會裏,你感覺聆聽別人談話有困難嗎?出發前不妨先在家裏彈彈鋼琴。
從卡拉OK到職業大提琴,擅長音樂的人較能在嘈雜的環境中,聽出某些特定的聲音。這個新發現再度證明了音樂增進大腦的作用。美國聖地牙哥神經科學學院資深研究員巴特歐指出:「過去十年間,有關音樂和大腦的研究劇增。」最近大腦掃描的研究顯示,音樂能促進大腦許多部位的作用,大腦處理音樂的部位,也已證實與處理語言的部位重疊。


巴特歐說,探討音樂如何影響大腦,語言是很自然的考量層面。如同音樂一般,語言是普遍性的、需要學習的,而且帶有繁複意義。美國西北大學聽覺神經實驗室主任克勞斯曾進行實驗:即使只是偶爾接受音樂訓練的人的大腦,也較能產生與某些特定聲音有關的腦波,不管那些聲音是音樂的或口語的。她先前的研究也顯示,當一個人聽到某種聲音時,所產生的腦波跟那聲音的音波是相同的。如果依照腦波「播放」聲音的話,會產生幾乎一樣的聲音。


實驗結果證實,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人,他們產生那種腦波的能力,會隨著背景噪音的增加而減低;而音樂家會在潛意識中,訓練大腦分辨選擇性的聲音模式,即使背景噪音增強也不例外。克勞斯比喻,這就好比一個人學開手排檔的車。「當你剛開始學開這種車時,你必須想到變速桿、離合器及其他部分。可是,一旦熟練之後,你的動作就幾乎變成自動的,無須思索。」患有心智發育失調的人,例如誦讀有困難者,就很難在嘈雜的教室裏,聽到老師講課的內容。所以,音樂可能成為治療語言失調孩童的重要方法。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專家斯勞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發現,中風的病人雖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但只要訓練他們先用唱的方式表達,最後就可以說幾百個片語了。他有一些中風的病人大腦左邊受損,直接影響到語言能力。沒有接受音樂治療之前,他們只能以不合條理的聲音和片語回答問題。接著,音樂治療師要他們唱出片語,同時順著節奏,用手輕輕地打拍子。幾分鐘後,這些病人居然唱起生日快樂歌,背誦他們的地址,還會說他們口渴。


斯勞解釋說:「大腦的右邊發育不多。當它們聽到音樂後,會產生結構變化,能力也加強了。」好幾個病人甚至會用音樂自學,還能做一段簡短的演講。他總結說,音樂或許是讓大腦裏通常甚少發揮作用的部位活動起來的一種方法。


克勞斯同意這樣的看法,並補充說,無論年紀多寡,我們都應當鼓勵音樂的訓練,因為它在教育、臨床治療及讓大腦保持敏銳方面都有益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