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慈╱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台北市)】
2008/10/15

 全球金融風暴來得又急又猛,包括餐飲、麵包業、電子產業、 旅遊業及金融業等都相繼裁員。情勢嚴峻不容小覷。

 在經濟不景氣中,企業人及員工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企業人如果只針對利潤導向及成本導向, 可能採取的最直接作法是裁員。

 這樣的思考可能會面對以後景氣回春時,員工晉用出現斷層, 輕則延緩回春速度,嚴重則降低競爭力,甚至錯過商機。另一方面, 裁員傷害長期的企業忠誠度及效率的提升。 所以企業裁員不能只是在成本數字上計較,應該留下企業的「元氣」 。

 何者為企業「元氣」?

 一、與企業經營理念相符合的用人哲學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二、要有長遠人力資本累積的作為;

 三、人才的發掘是商場勝出的利器,也是企業必須的投資;

 四、共度難關所創造的工作默契勝過膚淺的泛泛之交, 企業精神的建立常是在艱困的時期;

 五、對付不景氣,最佳策略是提高品質而不是降低成本, 包括延攬更優秀的人才,更好的服務、更貼心的協助員工轉及就業, 與更用心的安排教育訓練。

 至於員工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共體時艱是基本心態; 芬蘭的工會選擇了減薪卻不減少失業福利談判底線,應該有所啟示。 提高人力素質來獲取更好的發展機會是勞動者不變的目標, 進修再教育是面對不景氣時不變且最佳的選擇。

 站在政府立場, 長期偏資方的財經政策在不景氣時嚴重傷害勞動者的權益, 往往使得政府的支持度急遽下降。 此時想要降低失業率就必須做好就業政策, 而不能單純的想著擴大就業方案。須知不景氣時代, 能穩住廠商用人才是重點,而不是癡心妄想要增加職缺。

 其實,台灣並沒有像冰島那樣的依賴對外貿易及投資, 更沒有外資操作影響劇烈的金融工具投資市場; 也不像韓國或杜拜的外債高築,台灣有充沛的外匯存底, 這幾年央行分散風險的外匯操作也適當避免了這波金融風暴的直接侵 襲。政府應該好整以暇的面對內部信心問題,穩定金融局面, 積極尋求不景氣下全球市場區塊盤整的狹縫,創造新利基。 同時要注意將高所得者的消費適當引導到國內市場中, 使低所得者不但不會因不景氣而受到傷害, 反可在政策導引國內消費市場的新風貌中受雇、受惠。

 市場的新形勢為何?新的消費勢力在哪裡?新的消費偏好為何? 新的價值觀乃至於新的投資行為都可能因環境變遷而產生。 具有遠見及創意的人才會在新一波的競逐中脫穎而出。 想想在過度擴充的金融泡沫中,價值將回到實質生產中, 那麼人才需求又當如何流動呢?華爾街泡沫金融遊戲中, 成為鉅富的終究是尖塔端的少數,過剩的金融人才該轉業到哪裡去? 全球產業的分佈該當是如何的新局呢? 人力的流動又會是如何的光景呢?當這些問題浮現後, 我們不禁要迫切的呼籲:具遠見的人力政策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回頭談談國內的高所得消費市場, 我們要看看富豪所享受的全球性的消費中, 本地可以取代而提供的產品有哪些? 高品質的消費必然是文化與藝術的綜合體,必然是健康、休閒、 養生與美容的時尚消費,同時還能兼具現代高科技的方便與即時。 政府在創新產業趨勢中,最能扮演的角色就是減稅與免稅、 區域規劃、公共設施的提供與獎勵措施。 如果能有適切的政府政策及產業投資再加上人才的培養, 新的國內市場消費風貌於焉成形。此波既是金融風暴的危機, 即可成為帶動發展的轉機。
【2008/10/15 聯合報】@ http://udn.com/

聯合線上公司 著作權所有(c) u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