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沉溺於抱怨,只會驅走身旁的朋友。為何不放眼未來, 用正向思考面對每一天呢?


開學了,又一批新生進來。 因為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是現代社會成功的第一要件, 所以我們借了一個同學在礁溪的老家,去那裡泡湯、埋鍋造飯、 大灶燒水,過一天童子軍的生活,讓大家彼此認識。 在大家很快樂地淘米、洗菜時,我注意到有一個學生總是一個人, 如果她走過去想加入這個團體,雖然一開始時她在這團體內, 但是一轉眼,她又落單了,好像打不入核心。


吃完飯,大家去散步時,我就特意找了她同實驗室的人來問。 學生說,因為她喜歡抱怨,聽久了,大家心情都不好,心情不好, 影響讀書的效率,所以就對她敬鬼神而遠之了。


我想起她進實驗室後,第一次跟我說話就是要求換椅子, 說不符合人體工學,坐了不舒服,還告訴我, 學校有責任提供她一個安心讀書的環境。想不到一個聰明、漂亮、 有能力的人會被這種人格特質打敗。


抱怨趕走朋友


我在美國讀書時,有一次去一個父執輩的教授家中吃飯。他告訴我, 嫉妒是人的天性,中國是個苦難的民族,人人都受苦, 有人日子過得好一點時,別人常會眼紅而惡意中傷,所以長久以來, 中國人學會了把不好的地方講出來,以消除別人心中的嫉妒, 但是這種話在別人聽起來就像是抱怨。美國人不喜歡聽抱怨, 老闆東西交下去後,他要的是成果,不是過程中的挫折。他說, 抱怨就像口臭一樣,自己從來不覺得,但是別人受不了。 一句話從我們口中出來,自己聽到了叫抒解心情, 別人聽到了就變成抱怨。人都是只注意到別人的口臭, 不會覺得自己口臭,所以他告誡我不可在別人面前抱怨, 人喜歡跟快樂、笑口常開的人在一起,因為心情是會傳染的。他說, 抱怨久了會找不到朋友,在美國這個社會,沒有朋友, 你可就真的有事可以抱怨了。


事隔多年,這位老前輩已經作古了,但是他的話真是金玉良言。 在台大時,有一次英文課,老師放了羅伯.甘迺迪的競選演說, 他說,「有些人看到目前的情況,問:為什麼是這樣? 我則是夢想到未來的景象,我問:為什麼不是這樣?」


看到八三○遊行,我不免想,為什麼要沈溺在抱怨聲中呢? 八年的沉痾不是三個月的藥可以起死回生的, 為什麼不用正向的眼光來看未來呢?在生理上, 出力時是無法出聲的,拉縴的人都很安靜, 因為他要用力拉著沈重的大船向前行。他們會告訴你, 只有用力向前行才能到達彩虹的另一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