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聯合國給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題:


「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糧食」


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短缺」


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自己的看法」


拉丁美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請」


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叫「其他國家」


 


(二)在當今亞洲幾個華人聚集的地方。


香港:「一切准許,除非法律禁止。」


新加坡:「一切禁止,除非法律准許。」


台灣:「一切准許,包括法律禁止。」


中國大陸:「一切禁止,包括法律准許。」


 


(三)蘇聯人的掃把


在蘇聯這個國家還是普遍貧窮,購買任何東西都必須排隊的年代裡。


有一個蘇聯的窮人,為了招待他的外國友人來訪,正興致勃勃地賣力打掃自己的房子。


正當他很認真地在掃地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竟然將唯一的一柄掃把,「啪」地一聲,給弄斷了。


 


蘇聯人楞了一秒鐘,馬上反應過來,登時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他的幾個外國朋友這時正好趕到,見到蘇聯人望著斷掉的掃把痛哭不已,變紛紛上前來安慰他。


 


經濟強盛的日本人道:


「唉,一柄掃把又值不了多少錢,再去買一把不就行了!又何必哭得如此傷心呢?」


「講求法制」的美國人道:


「我建議你到法院去,控告製造這柄劣質掃把的廠商,請求賠償;反正官司打輸了,也不用你付錢啊!」


浪漫成性的法國人道:


「你能夠將這柄掃把給弄斷,像你這麼強的臂力,我連羨慕都還來不及呢?你又有什麼好哭的啊?」


實事求是的德國人道:


「不用擔心,大家一起來研究看看,一定有什麼東西,可以將掃把黏合得像新的一樣好用,我們一定可以找到方法的!」


講求迷信的台灣人道:


「放心好了!弄斷掃把又不會觸犯什麼習俗的忌諱,你究竟在怕什麼呢?」


最後,可憐的蘇聯人哭著道:


「你們所說的這些,都不是我要哭的原因;真正的重點是,我明天非得要去排隊,


才可以買到一柄新的掃把,不能搭你們的便車一起出去玩了——」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既定的立場,也因此而習慣於執著在本身的領域當中,忘卻了別人也和自己一樣,


有著他固執的一面。你或會說,這樣的道理,早在八百年前就知道了,不就是「將心比心」而已,


也沒什麼新鮮的。只不過,我們一直未能將之真正做到最好罷了。


 


「唯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鞋的哪一處擠腳。」(赫伯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