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家後最先坐的位置(98年10月15日)


文/李偉文

  根據調查,現在的學生上床睡覺的時間愈來愈晚,幾乎已經影響到身體健康,以及第二天上課的專注力與學習效果。

  許多家長也疑惑的表示,每當要孩子睡覺,他們就會說作業還沒有做完。我想,除了極少數的老師會出很多功課,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回家後拖拖拉拉,直到很晚了才開始寫作業。

  其實,要解決這個困擾並不難。

  最近看到日本作家寫的一本勵志書,提到一個非常簡單的成功法則:「回家後最先坐的位置,能決定你的人生。」他認為,回到家如果立刻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個晚上很快就消逝了;如果回家馬上坐到電腦前,很可能要到深夜才會關掉電腦。因此,只要決定好自己每天回家後第一個坐下的位置,就等於決定了未來。

  的確,對於像升學考試這類漫長的學習過程,或讀書求知這種幾乎一輩子的事情,不必做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這樣反而會給自己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還沒開始努力就想逃避。所以作者強調,只要養成在打開家門的那一瞬間,腦子裡想:「先坐在書桌前開始念書,不要求念多久,其他想做的事情以後再說」的習慣就可以了。

  我非常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做任何事情,最困難的就是踏出第一步的勇氣。就像物理學上的慣性定律一樣,動者恆動,只要開始了,就會慣性的一直動下去;但是,讓它克服摩擦力的那個起動力必須相當大。

  曾經獨自一個人騎單車上西藏高原的謝旺霖也這麼說:「騎車的過程遠遠超乎想像的辛苦,其實更苦的是踏上椅座前的那一刻。」

  要讓孩子有自覺的去選擇一個好的開始,或者有勇氣克服過往的「舒適慣性」,其實不大容易,家長可以在環境的塑造上做關鍵性的協助。

  像我們家沒有電視機,也沒有沙發椅,孩子不可能一回家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打電動遊戲。孩子的房間沒有電腦,所以也不可能一回家就上網,沉迷在虛擬世界或線上遊戲。我們家居空間的規畫,客廳中除了整片的書牆,就只有一張比乒乓球桌還大的書桌,是全家人寫功課或工作閱讀的共同空間,臥房單純只是睡覺的地方。

  我覺得改造環境,也就是從結構面來處理,最不耗費心力。若是周邊有許多誘惑,卻要孩子控制自己不受吸引,是強人所難。限制是負面的能量,克制也得耗費很大心力,非常不值得;如果家長必須常常大小聲的叮寧或責罵處罰,破壞親子關係與家庭和諧,就更可惜了!

  家裡雖然沒有電視,但是我們常用單槍投影機,播放挑選過的影片,全家一起觀賞討論。若有電視現場轉播重要的國際盛事或節目,也會用數位電視接收盒接上投影機來觀賞。透過電影、紀錄片與書本,當孩子真心感受到世界的豐富,就會養成主動探索與學習的動機,不會浪費時間在網路上,與朋友用MSN說些沒有意義的話。

  不要去限制孩子做我們不喜歡的事,而要用盡心思,想辦法去吸引他們做我們覺得有意義的事。要用正面的事物取代負面的,而不是一味禁止卻找不到有趣的替代方案。

  在學習領域裡,情境學習最有效,在人格與教養方面,環境的塑造是效益最高的投資。建築學有一句名言:「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意思是人有能力改變環境,也有機會選擇環境;但是人一旦住進去以後,環境便慢慢的回過頭來改變我們。

  最新的腦神經科學與認知行為學術研究發現,環境的影響力不只是粗淺的影響人的個性與行為,甚至連基因——這麼核心的基礎也深受影響,而且會與環境互動而改變。因此,在要求孩子專心讀書前,先看看家裡的布置與擺設,有沒有太多讓孩子無法定下心來的誘惑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的頭像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wcjcpr96的部落格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