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保健品也走混搭風?當心交互作用!
是不是妳也認為保健食品是食品,所以跟藥一起吃沒關係?反正一個預防一個治療,兩個一起來比較有效?小心發生交互作用……
魅麗世代的女性,不管目的是為了想要保養心血管、促進免疫力、抗老化或是減肥,幾乎人人都會使用一、兩種以上的保健品,可能是綜合維他命、魚油、銀杏、靈芝、大豆異黃酮……或其他產品,但妳清楚那些保健品可能與妳在用的藥品或他種保健品有交互作用嗎?
混搭交互作用傷很大
藥品與保健品都需要經過腸胃道的吸收與進行人體新陳代謝,因此在使用藥品與保健品要特別注意可能發生的交互作用,絕對不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曾經有患者因為一時忘記吃藥,想說「上一餐沒吃,這一餐吃來抵」,而導致送醫急救,或許妳沒有這麼誇張,但妳很清楚自己與家人正在使用的藥品與保健品當中,有哪些可能發生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輕微的是造成彼此間的吸收減少,嚴重的可能有出血不止或是血糖飆高、痛風發作的狀況產生,千萬別掉以輕心。
藥品與保健品的交互作用
八大別混搭的葯品VS保健品
以下列舉不建議混用的葯物與保健品,魅麗女性可以看看自己或是家人是否有在使用這些藥品與保健品。
1、葡萄糖胺VS降血糖藥物
第一個要提到的就是魅麗女性最愛用的關節保健品─葡萄糖胺,何一成醫師特別指出,很少人注意到葡萄糖氨會影響血糖控制,偏偏這個年齡層的女性也較常伴有血糖過高的問題,想要「顧關節」而吃大量的葡萄糖產品者,會讓血糖控制變差,影響降血糖藥物的效果。
血糖偏高並有在使用葡萄糖胺產品的女性,一定要告知醫師自己在使用保健品,以利醫師調整藥物與保健食品的使用量。
2、女性荷爾蒙VS大豆異黃酮
何一成醫師表示,大豆異黃酮與女性荷爾蒙新陳代謝作用類似,如果有在使用大豆異黃酮作日常保健又有使用女性何爾蒙的處方,一定得要讓醫師知道,以免互相干擾。
3、魚油、Q10VS降壓藥
魚油常被用來改善憂鬱症、降血脂之用,但魚油也具有輕度降血壓的效果,有在使用降血壓藥物或是本身血壓偏低的人要注意血壓變化,以免低血壓造成暈眩、跌倒等問題。另外,Q10也有降血壓效果,與降血壓藥物同用也要注意。
4、銀杏VS心血管藥
銀杏常被用來添加在保健食品當中,主要訴求是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預防老人癡呆,但妳可能不知道妳的西藥處方簽當中是否也有銀杏葉的成分,兩者併用可能造成血液凝固不良,引發出血問題。另外,與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並用也有相同問題。
5、紅麴VS降血脂藥
至於訴求改善血脂肪的紅麴則是較特別的成分,它與抗凝血藥物(史丁類)作用相似,而史丁類藥物可能有肝功能影響以及肌肉發炎等副作用,需要定期抽血追蹤檢查。
6、益生菌VS抗生素
益生菌主要訴求為改善過敏、腸胃道不適、便秘,一般的益生菌容易受到抗生素的破壞,一定要特別注意,建議益生菌與抗生素的食用時間應該要間隔4個小時。
7、蔓越莓 VS抗凝血藥
至於最常被用來作為女性泌尿道保健的蔓越莓食品、保健品,美國藥品食物管理局(FDA)在2007年建議使用Warfarin的患者要避免使用蔓越莓相關產品,可能與其中的抗氧化物質可能增加出血風險有關。
8、纖維類VS藥品
纖維類的保健品也常被用來減肥或是促進排便,而纖維類食品可能會與藥物結合,導致藥品的吸收減少,也需要注意不要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