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氣候適合病毒滋生
腸病毒疫情創十年來新高,台南市、台南縣、高雄縣 、屏東縣5個縣市,已列為腸病毒紅色警戒區域。疾管局預測,今 (97)年8月底,全台腸病毒重症可能攀升到340例 ,到年底可能有450例,讓不少家長聞之色變!
 台灣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的發生,流行的高峰期是春夏季 。各種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2-5歲的嬰幼兒為高危險群 ,併發症發生率亦較高。但今年疫情較往長不同,重症者年齡層有往上 推廣的趨勢,新竹市甚至出現14歲併發重症案例。
 
目前正進入梅雨季節,潮濕的氣候最適合腸病毒滋生 ,注意個人及居家環境衛生,就是遠離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在衛生單位宣導下,大、小朋友都知道勤洗手,是遠離腸病毒第一步 ,但是你洗的方式正確嗎?
 
用肥皂洗手才算真乾淨
 正確洗手方式:
 乾淨的水搭配傳統肥皂,仔細的「搓」洗,再用大量清水沖淨 ,才能有效的將病菌清除。 
 
 
在許多公共場所皆提供酒精洗手,但是腸病毒的結構 ,不容易被酒精所破壞,防疫效果沒有用傳統的肥皂洗手佳 ,卻是一般民眾缺乏的知識。
 
日前部份電視媒體報導,室內遊樂場業者響應防疫措施 ,要求入場者都要用酒精洗手消毒,其實是錯誤誘導。
 
酒精無法破壞腸病毒結構
 
標榜免用水的乾洗手商品、消毒溼紙巾等,絕大部份都聲明含有酒精成 份可殺菌,但是對腸病毒卻無法構成威脅,而且過份使用酒精性商品 ,反而容易傷害嬰、幼童細嫩的肌膚。
 
八成重症者,感染來自家人!
 今年腸病毒案例中,將近八成的重症患者,感染源都來自家人 !以高雄縣為例,重症患者多為兩歲以下的幼兒,根本都還沒有就學。
 
成人們只要求孩子要勤洗手,卻忘了自己也要注意衛生。
 
回家換衣並清洗雙手
 由於大人或大孩子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不明顯,一半以上大人感染無症 狀,但接觸傳染家中嬰幼兒,則會造成明顯病情!所以大人或大孩子從 外面返家,務必先更換乾淨衣物,抹上肥皂正確洗手之後 ,才能摟抱或餵食、或與幼童玩耍,接觸家中嬰幼兒。
 
建議不妨讓外出返家後的較大兒童,先行沐浴,再進行其他活動。
 
孩子出現昏睡、嘔吐、抽搐速就醫
 當孩子出現腸病毒類似症狀時,父母親要提高警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 將孩童送醫就治,不宜延誤。當孩童出現昏睡、嘔吐、抽搐 ,重症腸病毒的三大症狀時,更應儘速送往醫學中心治療。
 
腸病毒重症的表徵,包括嚴重吞嚥困難或拒食、持續高燒三天以上 、嚴重嘔吐、呼吸喘或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病童退燒後仍嗜睡 、感覺倦怠,或是出現類似手腳抽筋、肢體無力等症狀 ,也要特別留意。
 
家中小孩要隔離
 如果家裡有小孩染上腸病毒,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將其他子女送至親友 家暫住一個星期,一定要隔離,以免相互傳染;通常家中第二個小孩受 到感染,症狀會較嚴重,因接受較多的腸病毒之故。


 感染病童宜在家休息
 患童於痊癒過程中病毒仍會從糞便中排出持續約1-2個月 ,故在餵食前、解便後、準備食物前應洗淨雙手。
 
腸病毒疫情有持續升高趨勢,就是部份家長及幼教單位隱而不報 ,讓疫情持續擴展。不少家長為了要上班、無法照顧孩童 ,仍將孩子送往學校、幼稚園、安親班,卻讓其他不知情的小朋友跟著 受害。
 
建議師長可利用每天晨間時光,詢問班上小朋友有誰喉嚨痛 ?以便早期發現,早日跟其他小朋友隔離,避免校園大規模感染。
 腸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函至全國各縣市衛生局宣布停課新規定 ,若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幼稚園與托兒所,於一週內同一班級 有兩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診斷患有手足口病,或疹性咽峽炎 ,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全班應停止上課10天;如應停課而未停課者 ,衛生局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依同法第七十條處3 000元到1萬5000元罰鍰,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將按次連續 處罰。
 
如要求停課而拒不停課者,則依同法第六十七條重處6萬元到30萬元 罰鍰。
 
兒童應禁止前往室內遊戲區
 充分的睡眠、良好的營養狀況及運動,可增強兒童的免疫力 ,遠離腸病毒威脅;哺育母乳至少四個月,可保護新生兒及嬰兒免受腸 病毒的感染。
 
當腸病流行時,應盡量避免帶小朋友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 ,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室內遊戲區、大賣場、百貨公司,更該避免 。特別是小朋友喜愛的球池,若未定期清潔,最容易滋生細菌 ,防範病毒疫情,家長不該有僥倖的心態。
 
要提醒孩童不要挖鼻孔
 ‧腸病毒怕紫外線,所以可以帶小朋友親近大自然,曬曬太陽 、或是在陽光下從事運動,但別忘記事先做好防曬工作。
 
‧ 咳嗽的時候,記得掩口,減少口沫中病菌的散布!
 
‧ 病菌最容易從鼻黏膜進入,要告戒小朋友不可挖鼻孔。
 
‧ 夏天至公共場所戲水,應前往至符合衛生標準的游泳池 ,下水之前先沖洗,游泳完後漱漱口。
 
‧天氣悶熱,忌吃下未煮熟的食物、另外應盡量讓孩童吃新鮮食材 ,勿吃下保存不良的隔餐食物。
 
避免幼兒吸吮手指
 ‧ 要禁止小朋友將手放入口中,拒絕糞口傳染,吃飯前後 、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洗手之後也要記得不要再摸眼睛、嘴巴 、鼻子等五官。
 
‧ 成人切忌與幼童共飲共食,勿以手、口餵養食物予幼童。
 
‧此外教室與居家環境,宜清潔通風;應每週二次進行清潔工作 ,可將一瓶蓋的漂白水放入2公升清水中稀釋,用來擦拭傢俱 、清潔地版、擦拭小朋友常接觸的玩具或設施,預防病毒殘留。
 
就醫時間 是治癒關鍵
 腸病毒特性:
 ‧可在室溫及潮濕環境中存活好幾天。
 ‧不怕胃酸刺激,可在腸胃迅速繁殖。
 ‧不怕酒精、乙醛等消毒物品。
 ‧傳染途徑多、散播能力強。
 ‧無特效藥
 
腸病毐是一群病毐的總稱,因病毒的特性可耐酸,進入小腸繁殖之後從 糞便排出,故稱之為腸病毒。
 
此病毒有68種,又可分為:小兒麻痹病毒(3種) ,A群克沙奇病毒(23種),B 群克沙奇病毒(6種),新型腸病毒(4種,68型-71) Echovirus (32種)。
 
在六十多型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其餘腸病毒並沒有疫苗可 預防,亦無特效藥可治療,且其傳染力相當強;一般給予支持性療法 ,但在出現合併症時,馬上就醫,給予正確、適當的重症加護治療 ,可提高治癒率。
 
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
 第一飛沫傳染:
 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 在!
 
第二是糞口傳染:
 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如廁後 、或是清理小朋友的糞便時,都要確實洗手,並妥善丟棄排洩物。
 
第三是接觸傳染:
 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尤其以鼻黏膜 、口腔最易感染,要請小朋友不要有挖鼻孔、吃手指的行為。
 
足口症─絕大多數的患兒,在五至七天內會自然痊癒 ,通常不發燒或微燒一、二天,有口腔潰瘍,手掌、腳掌、膝蓋 、臂部有紅疹、小水泡。
 
咽峽炎咽峽炎─絕大多數的患兒,在五至七天內會自然痊癒 ,咽峽炎可高燒二至四天,咽 
 喉、口腔內有紅腫、小水泡而後潰瘍、口腔疼痛、流口水。
 
合併症─極少數出現合併症。包括無菌性腦膜炎、腦炎 、急性肢體無力(類似小兒麻痺),步態不穩、抽搐 、甚至肺水腫導致死亡,尤其是腸病毒71型。
 
建議照護及注意事項:由於口腔潰瘍,非常疼痛,常影響患兒的餵食 。冰涼及軟的食物較不會造成口腔疼痛,可儘量選擇此類食物 ,來鼓勵或勉強患兒進食,以補充患兒的體力及避免脫水。
 
需注意維持口腔的清潔,吃完東西後立即喝開水或漱口;若疼痛不已 ,可依醫師指示予以止痛藥。
 
若病童合併有發燒症狀,別忘記該給予水分補充,調節室溫 (攝氏24~16度),必要時予以冰枕,嬰兒則予以水枕 。體溫上升至38度半則依醫囑予以退燒藥,或予溫水拭浴。
 
填充玩具 以曝曬方式殺菌
 為了避免傳染,應加強洗手!尤其是處理患兒的糞便 ,接觸患兒的分泌物後及飯前,更應該做好清潔工作 。避免與患兒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如奶嘴、奶瓶、湯匙等)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並以清水清洗孩子所接觸過的玩具,填充玩具則可用黑色大塑膠袋包裹 置於太陽下曝曬,食物餐具則利用煮沸法以去除腸病毒。
 
本文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編輯部】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