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惠(EMBA雜誌總編輯)


有一次,為了停掉某家銀行的信用卡,我打電話到客服中心。服務人員親切有禮地解說,只需要剪下卡片一角寄回去就可以了。「還有別的問題嗎?」「沒有。」服務人員立即以甜美愉悅的聲音向我道謝,然後掛上電話。電話這一端,我陷入惆悵。難道,她一點都不關心,為什麼我要剪卡?

根據貝恩公司的調查,百分之八十的公司都認為他們以顧客為中心,有趣的是,卻只有百分之八的顧客認為自己受到良好的待遇。

關於顧客的事情,書上已經說得很多,但是在知道和執行之間,在很多企業卻有很大的鴻溝。其中的一個弔詭是,企業忙著推出各種行銷方案,卻分散了對忠實顧客的注意。根據顧問的研究,真正簡單而有效的成長方案是,努力了解忠實顧客最重視的事情,投入心力保持他們的忠誠,讓他們願意向朋友推薦你的公司。

知和行之間,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立意甚佳的方案,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會走樣。例如一家麵包連鎖店的主管,因為心疼每晚要浪費大量的麵包,因此將銷售期限延到第二天。結果原先以新鮮為訴求的麵包店,銷量立即大幅下跌。高階主管發現問題,才立刻停止了這個措施。

不論你賣的是麵包,還是其他商品,有一個消費心理趨勢必須要注意了。暢銷書「奢華,正在流行」作者的新作「尋寶」(Treasure Hunt)指出,今天的消費趨勢已經不再像傳統一樣,分成高階消費族群,和低階消費族群了。中產階級消費者會左手不計一切代價買名牌,但同時右手卻在某些品項上買低價折扣商品。

也許你就是這樣的人。你可能手上提的是昂貴的名牌公事包,剪頭髮時卻找住家附近最便宜的理髮店,用大賣場裡價格最低的牙刷。

因此,如果公司的產品定位卡在中間、不上不下,就要格外小心了。你上端的顧客可能被訴求高檔的競爭者搶走,但下端的市場卻正被低價商品蠶食鯨吞。這種位在中間地帶,看似安全的企業,其實是最危險的。怎麼辦呢?設法向其中的一端靠攏,或者擴大你的兩極市場。

當環境忽然改變,你的反應會是什麼?管理顧問John Boe有一段深刻的描述,他說,每個人碰到逆境時,反應有很大的差異。就像把胡蘿蔔、生雞蛋和咖啡豆丟進熱開水裡,硬邦邦的胡蘿蔔會變軟;一碰就碎的生雞蛋會變硬;咖啡豆則會變出一壺香醇的咖啡!

碰到逆境時,你是胡蘿蔔、生雞蛋,還是咖啡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