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再發現,傑出的領導人都非常懂得如何吸引其他傑出人才。
為達成提供熱忱款待、維持高優異水準等企業目標,我們刻意尋找情緒和專業技巧均高超者。
理論上,如果理想人選的得分是一百分,那專業潛力所佔的比例應是四九%,
而款待客人所需的天生情緒技巧應佔五一%。
能夠得到顧客的讚揚,而且不只是為了我們供應的食物,總令我很開心。多年來我們最常獲得、也是我永遠最引以為傲的讚譽便是:「我很喜歡你們這家餐廳,菜做得很棒。不過我真正欣賞的是,你們用的人都是一時之選。」
企業唯一的成長之道是忠於自己的靈魂,而永保成功的關鍵,在於吸引、雇用和留住優秀人才。這點說簡單算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許多產業,包括我們這一行,延攬優秀人才的競爭十分激烈,其間所涉及的利害關係再高不過。賦予餐廳生命的人員,對餐廳成敗的影響之大,遠超過所用的食材、用餐區的裝潢、酒窖裡的藏酒,甚至餐廳的地點。有鑑於款待等同於一種對話,所以我向來把最大的花費用在盡可能請到最好的人才上,這樣才能抓住顧客。
幸好自九○年代初,有一波高智慧、高創意人力進入餐旅相關行業的熱潮。這當中有不少人基於種種因素,被吸引到我們各家餐廳來:有人為了表現愛心,有人為增進本身烹飪技巧,有人因為熱愛品酒,或是為實現創業理想。當然也有人是為了工作時間有彈性,又能賺到生活費,但志不在此。
餐旅業工作突然變得熱門的另一個原因是報章雜誌、電視、網路和烹飪書的推波助瀾,使廚師、餐廳聲名大噪。當《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影集把麥迪遜大道十一號公園當做場景後,顧客蜂擁而至(甚至有巴士觀光行程來此),只為體驗熱門電視影集的場景。年輕人的履歷表上若能加上一條曾為明星餐廳或名廚工作過的資歷,便可在餐飲業立足,至少應徵工作時會獲得初次面談機會,(也讓應屆畢業生的家長對孩子在餐廳工作感到放心)餐飲業終於躋身為正當、有出息的事業選項和創業目標。我相信,以有智慧的款待來經營餐廳,有助於吸引人才到我們這裡來,發展事業前途。
二○○四年,我們準備在紐約現代美術館開一家餐館、兩家咖啡廳及一個員工餐廳,同時進入外燴業。屆時組織規模將擴大一倍,員工將達到一千多人,因此培養更多傑出的領導人才極為重要。我們四處發掘優秀員工,這種人願意教導後進、懂得權衡輕重、態度積極進取;最要緊的是,能夠以高標準要求屬下,同時又能維繫屬下的個人尊嚴。我一再發現,傑出的領導人都非常懂得如何吸引其他傑出人才。為達成提供熱忱款待、維持高優異水準等企業目標,我們刻意尋找情緒和專業技巧均高超者。理論上,如果理想人選的得分是一百分,那專業潛力所佔的比例應是四九%,而款待客人所需的天生情緒技巧應佔五一%。
我是在八○年代末到芝加哥拜訪活躍的餐廳老闆里奇.梅曼(Rich Melman)時首次得知這個「五一%」的概念。里奇是位滔滔不絕、傾囊相授的良師,我很願意、也很榮幸能向他學習。我覺得這個五一%的概念非常有道理,也是我事業的一塊基石。給員工打考績時,我們會同時考量專業工作表現(四九%)及情緒工作表現(五一%),評量他們在本身職守和人際接觸上的表現。就某些方面而言,這也是我根據從小到大培養的直覺刻意設計出來的經營策略。朋友當中,不乏優秀的運動員和聰明的學生,可是我認為人們的良善本質永遠比技能更重要。
假設每個企業就像一盞燈泡,而每盞燈泡的主要目標是吸引最多的飛蛾。如果我們發現,引誘飛蛾撲向燈泡的原因,有四九%是為了光的品質(亮度代表燈泡的專業),五一%是受到燈泡散發的溫暖所吸引(熱度與燈泡的感覺有關),那應該如何應對。我注意到有好多企業在專業表現上光芒四射,可是所散發的熱度卻有如冷光的螢光燈。這就是為何有些無懈可擊的四星級餐廳能夠吸引忠實粉絲的人數,遠不及有靈魂的二星、三星級餐廳的理由。我希望,做生意能做到飛蛾多得難以招架的地步。員工都得像一連串閃耀的一百瓦燈泡,生產出五一%感覺加四九%專業的產品。
我堅信企業的高階主管或老闆,應該任用五一%類型的人,因為訓練這些人技術方面的能力容易得多。現在雇用五一%類型的員工,可以省下明日的訓練時間和費用。況且,這種人通常也最適合招募同樣情緒技巧高超的人。好心人喜歡與好心人一起共事。
只要經過相當時間,要訓練出高超的技術並不困難。我們可以教導員工怎麼上麵包或橄欖,如何遞菜單或接受客人點飲料、描述特餐的內容,並推薦酒單上的酒、說明有哪些可以選擇的起士。訓練他們記得桌號和座位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廚師則需要主廚明確告訴他,嫩煎海鱸煎至恰到好處時,外觀應該是什麼樣子;調味至最佳狀態時,應該是什麼味道;經適當文火慢煎後會呈現什麼樣的質地。這些都是可以訓練的,我們也會那麼做,然而訓練情緒技巧卻難如豋天。
經過時間累積,我們確定雇用的人都必須具備聯合廣場餐廳主廚麥可.羅曼諾所稱的「卓越反射能力」(excellent reflect)的情緒技巧:「當有人拿東西丟過來,一般人的自然反應就是趕快避開。同樣地,卓越反射能力也是種自然反應,看到不妥當的事物會自動把它弄對,看到可以改進的事情就把它做得更好。卓越反射能力根植於直覺和教養中,在刻意、留心和練習下愈磨愈利,隨時隨地在意把對的事情做好。這種能力是教不來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所以我們需要訓練如何聘用有這種能力的人。」
我們不相信有所謂一百一十分的員工。我們希望培養一百分的員工,技能方面的最佳比例應為:款待精神佔五十一分,技術精良四十九分。
我認為具有五一%款待精神的員工應具備以下五種核心情緒技巧。分別是:
一、樂觀溫暖。(真誠善良、體貼周到)
二、智慧。(不只要聰明,更要有無盡的好奇心,能夠為學習而學習)
三、敬業精神。(天生具有盡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傾向)
四、同理心。(能夠體會、關切和連結他人的感受,或自身行為給他人的感覺)
五、了解自我與品格健全。(明白什麼能夠鼓舞自己;天生責任感重,能夠以誠實和絕佳判斷力做正確的事)
我希望我的團隊成員,是自然而然散發出溫暖、友誼、歡樂與仁慈的人。與這種人為伍會讓人打從心底感到愉快,情緒隨之高昂,眼中閃耀光芒,臉上也顯現出「誠於中,形於外」的光采。我想雇用在工作時間以外,自己也願意與他相處的人。許多人把大部分醒著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如果這是個人的選擇,那單從自私的立場看,也值得讓自己置身於令人敬畏的夥伴當中,以便隨時能夠向他們學習,從他們帶來的挑戰中成長。
在找尋這類人才時,我們所抱持的心態是心胸開放、好奇心強、樂於學習。面試時應徵者會不會問我問題?是否展現對眾多主題涉獵廣泛?或是對單一主題有深入認識?我們的經營模式有一個特徵:持續不斷地改進。加入團隊的人,必須天生熱愛學習,嚮往成長;會去思考如何在每個日子裡發掘精益求精的機會。我們每天都為追求優異而努力,這需要好奇心強的人,這種人會對同儕所做的事感興趣。服務生想學作菜,我十分肯定;廚師想了解葡萄酒知識,我很激賞;接待員和訂位員在電話或店門口招呼客人時,想了解關於顧客的更多點滴,我也會予以肯定。
若要員工對公司有所貢獻,敬業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情緒技巧。我們的員工應該有自信心、高度成就動機,以及把工作做好的技能。要教人如何把餐桌擺得漂亮不難,可是該怎麼用心關注餐桌的美觀,就是教不來的天賦。每當我走進一家自己的餐廳,看到大家正在做營業前的準備工作時,我最樂於見到的景象就是看著侍者從餐桌上拿起酒杯,對著燈光察看有沒有污漬。倒不是因為我有吹毛求疵的怪癖,而是樂於見到侍者對微小細節的在意。仔細觀察,不適任的員工其問題癥結多半出在「不為」而非「不能」的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