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內的企業,即使已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仍然不太重視策略規劃。多數的企業領導人因為有獨特的遠見與能力,通常領導人說什麼,就是公司的策略。


過去他們有成功的經驗,一路走來也都沒有問題。只是到後來,他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再好,組織發展到某個規模,他們考慮的範圍恐怕還是會有疏漏。因應規模的改變,企業領導人慢慢發現,可能要集眾人之力,策略才能完整。


所以策略規劃的第一步是,企業領導人有沒有這樣的體認,他是不是覺得集眾人之智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企業領導人仍舊是非常「英明、睿智、遊刃有餘」,他通常不會覺得策略規劃很重要。因此,領導人首先必須要同意,眾人比一個人強。


其次,策略規劃是一個儀式。什麼樣的儀式?就是背書的儀式。領導人有一個目標,要請所有的高階主管去執行。過去的做法是,老闆下令,大家去執行。在這種情況下,主管們即使內心不太認同,也無可選擇。雖然目標仍可達成,但是主管總覺得是在為別人做事。


以策略規劃讓高階主管背書


藉著策略規劃這個儀式,讓高階主管參與策略與目標的規劃,在未來一年實際執行時,他們才會有背書的感覺,認為這個目標是當初我參與訂定的,所以會有擁有權,才會願意負起責任。


所以第二個重要原則是,如果企業領導人希望高階主管負起責任時,策略規劃是很重要的工具。即使領導人有清楚的目標與策略,還是需要這個儀式,讓目標與策略變成真正執行者的目標與策略,如此,執行者的熱忱與動力都會不同。


策略規劃會議應該由誰帶領?策略規劃會議如果由領導人自己帶領,還是會讓高階主管覺得,仍是奉命執行老闆的目標。比較好的做法是,由第三者來帶領會議的進行,例如透過顧問或大學教授,帶領策略規劃的過程。但是,企業老闆事前必須與顧問溝通,讓他了解企業期望的方向。顧問在策略規劃的過程中,只是扮演導引的角色(facilitator),真正最了解企業的還是企業內部的員工。


策略規劃的流程包括,事前的準備(preparation)、事中報告(presentation),與事後追蹤(practice)。事前的準備就是搜集相關資料,以利高階主管討論,事後則是如何將討論的結果落實。


事前的準備包括資料收集與訓練。策略規劃可以引用許多重要的管理理論,將這些理論濃縮成一個一個模組,讓它可以實際操作與運用。例如,運用波特的五力分析,進行企業的競爭分析。


可是很多企業的高階主管都是技術背景出身,過去從來沒有碰過管理或策略,所以不妨先花一些時間,為他們介紹基本管理知識,建立基本概念,如此一來進入討論之後,才比較能夠進入狀況。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台灣七成企業的策略規劃會議,都必須事先為主管介紹基礎的策略管理理論。


事前的訓練,是為了節省事中解說的時間。舉個例子來說,策略規劃進入事中的模式是,導引者一開始先針對某一個模組,如價值鏈進行觀念的介紹。拿西南航空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為例,說明西南如何創造價值、如何溝通價值等,價值鏈代表的涵意是什麼。所以,事中的第一段,通常要花十五到二十分鐘解說。


分成小組討論未來


其次,將參與的人員進行分組,人員平均分成四到五組,每組實力相當。每組可以視為一個小公司,因為每組成員都包含一名業務、行銷、生產與技術。每組進行討論,討論公司目前與未來的價值主張是什麼?討論供應商與消費者的價值鏈是什麼?討論完之後再上台報告。如此一來,高階主管比較會站在公司的立場思考問題。根據各組的報告,每組再給予嚴厲的批判。最後再由導引者做一個總結。


為什麼要分組?就是要讓每一組的高階主管,都能夠從公司的角度來談問題。有的公司非常有共識,各組討論出來的結論非常接近。但是有些公司的高階主管,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出來的結論就像是從不同公司出來的一樣。這個時候,就交由主其事者拍板定案,做出結論。因此,事中的過程就是解說、分組討論、報告與總結。


根據我的經驗,中間的討論過程最花時間。原因在於高階主管對管理知識的了解不足,他們不懂什麼叫「價值主張」。舉西南航空的例子,它的價值主張就是專門服務商務人士,提供低於一般機票三○%、比火車票再高一點的價位。如何能夠壓低價位?就是採取點對點的航班、不扥運行李、不提供餐點等。用例子讓高階主管了解,什麼是「價值主張」?如何達成?


策略規劃要討論的內容究竟有哪些?通常策略規劃的內容有四:公司的使命與目標、環境分析(包括內部、顧客與競爭對手的分析)、策略的釐訂,及策略的執行。彼德杜拉克對策略規劃做了很好的定義,策略規劃就是問三個問題:我要去哪裡?我在哪裡?以及怎麼去?公司的使命與目標到底是什麼?方向在哪裡?


假設你的目標在高雄,你可以選擇走路、火車或飛機。如果你選擇走路,對手開車,你就輸了;但是如果你選擇搭飛機,可是沒有錢,就是對自己不了解。你的顧客要什麼?說不定你的顧客要你坐船。因此,環境分析就是對自己、顧客的需求與對手的分析。分析之後才能進入路徑的選擇,也就策略的釐訂。最後才是把策略變成具體可行的步驟。


策略規劃的好處是,幫助企業領導人做決定,因為大家已經取得共識。企業所面臨的策略規劃問題大都大同小異。以產品或集團的發展來講,一般可以分為非常有潛力、待開發、獲利,及應該拋棄等四項。很多企業對於「應該拋棄」的部份,都很猶豫下不了手。面對賠錢的事業、績效不彰的員工、該停的生產線等,高階主管卻少了勇氣,無法下手解決問題。因此,他們常常需要第三者,幫他們搭臺階、塑造氣氛等。


策略規劃會議實際的例子,可以這麼開始:一開始問高階主管這樣的問題:「你覺得哪五件事是對公司有幫助,但是公司目前做不到的?」


很多高階主管會認為,有些事情對公司有利,但是卻限於自己的思維,認為老闆不可能做這些事。會議的目的是讓高階主管享有言論免責權,你提出來,但是公司不一定要做。譬如,想想有哪些事對業務人員的業務有幫助?可能是每人配一部手提電腦或手機。也許你認為公司不可能這麼做,而不提出來,因此喪失很多機會。


其次,進入討論「你覺得什麼是我們企業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各組討論的結果出來,一致的答案是團隊合作,這個答案代表兩個可能:該企業的團隊很好,另外則表示該企業缺乏團隊合作。


討論公司存在的目的


接著,進入企業使命的討論。問問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誰是你的顧客?你的產品與服務為什麼存在?了解使命的目的是,讓主管了解為何而戰。今天世界上有你這家企業和沒有這家企業,會有什麼差別?除此之外,還要去思考,三年後企業的顧客會不會改變?


有些企業對自己的目標顧客是誰都會產生很大的爭議。顧客究竟是通路、店面,還是最終使用者?不同的顧客所使用的廣告訴求就不一樣,選擇的廣告媒體也會不同。談完使命之後才是目標,包括利潤、營業額、EPS等。每個企業會有不同的目標。


接下來進入環境分析。先進行內部的分析,了解自己的核心專長。五年後若還要維持產業第一,必須發展什麼新專長?哪些現有專長可以運用到新市場?還要了解三年後的核心顧客,他們在乎什麼?如何滿足、套牢他們?


最後進入策略展開,每個部門必須有突破的地方與改善目標。了解目標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最大的障礙是什麼?障礙該用什麼來排除?


擬出年度執行策略計畫書


一般來說,策略規劃會議都需要兩天的時間,最好找僻靜之處。原因在於在辦公室內,很容易受到打擾。


另外,參與策略規劃會議的人員,除了董事長、總經理之外,各部門的一級主管及其未來接班人,大約十五至二十五人。


一個成功的策略規劃會議,除了建立策略共識外,還應產出年度執行策略計劃書初稿。所謂的年度執行策略計劃書初稿,就是要把策略共識展成執行計劃,並列出相關負責人。


舉例來說,假設未來一年我們的目標是進軍大陸市場,達到營業額五億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的關鍵成功要素為取得代理權、設立分公司等。但是阻礙這些成功要素的障礙在於,公司規模不夠,所以很難取得代理權;在設立分公司方面,又沒有人員願意到大陸。


為了解決這些障礙,你的執行策略就是,先從經銷商做起,熟悉大陸市場,再擴展取得代理權。為了順利在大陸設立分公司,企業就得給予員工安家費,鼓勵外派大陸。


總而言之,成功的策略規劃會議,最後都能歸納出具體可行的方案,讓企業一步一步達成策略目標。 【本文同時刊登於EMBA世界經理文摘186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