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細節是如何決定成敗的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作者:劉文瑞
 
  電影《侏羅紀公園》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科幻與驚險,而且還有疑問和困惑。一個依賴現代生物技術復原恐龍建造的公園,從計畫到實施看起來幾乎天衣無縫,結果卻因為一個很小的偶然停電事件,同其他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各種錯失攪和到一起,最後使整個公園系統崩潰。尤其是這部電影的原作,本身就是一個科學家寫的小說,這就使它具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電影中的數學家馬康姆,以“混沌理論”來解釋這種系統崩潰的原因。他強調,真實世界是一種非線性系統,不像牛頓的物理世界那樣秩序井然。某一個初始條件的微小差別,會在這種複雜的非線性系統中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和連鎖反應,起初差之毫釐而最終失之千里。這種狀況有一個很有名的比喻:“紐約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北京下暴雨。”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眼下的管理學界,談到蝴蝶效應的文章車載斗量,但是,這些文章是否掌握了蝴蝶效應的真正寓意,恐怕不一定。表面看來,那只蝴蝶不經意之間扇動的翅膀,引起了空氣密度和流動的微小變化,這種變化在物理學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細微變化,能帶來空氣渦流改變,在非線性系統中最終導致在萬里之外形成暴風雨。蝴蝶翅膀的扇動,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小概率事件,是細節中的細節。所以,講蝴蝶效應的,往往會強調“細節決定成敗”。然而,引起“蝴蝶效應”的細節,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嗎?


  在《侏羅紀公園》裡,設計人員似乎注意到了一切能考慮到的問題。在現代環境下用DNA技術複製恐龍,這種技術創新必然有風險。為了防範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公園設計思路近于完美。按照小說的描寫,為了防止複製恐龍失去控制,研製人員甚至設法使繁育出來的恐龍不具備生殖能力;為了防止恐龍逃離公園,還設計出了離開公園只能存活24小時的生命控制機制;監控裝置可以每隔30秒就顯示出恐龍所在的最新位置,電腦每隔15分鐘就會更新一次統計資料,一旦有一隻恐龍失蹤,5分鐘就會被監控輕易發現;壕溝、電網牢牢地隔絕了恐龍與外界的通道。整個公園每個環節都有著精心考慮,也就是說,該注意的細節都注意到了,然而,災難還是發生了。一個短暫的系統中斷,來自於一個工作人員偷盜恐龍胚胎的陰謀,因為這個盜賊由於突然降臨的風雨迷失方向而被恐龍殺死,這使系統漏洞迅速顯現,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最兇猛的霸王龍在在這種環境中開始擺脫人類控制,最矯捷聰明的迅猛龍開始成為公園的主宰,侏羅紀公園陷入了滅頂之災。整個故事似乎在驚險和災難中不斷提醒人們——千萬要注意細節。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很重要的悖論——公園的設計和運行,都已經盡人力之可能,注意到了能夠想到的各種細節,為什麼還會在細節上發生問題?而且,作者似乎要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為了補救一個細節的錯誤,就需要對系統做多處更改變動,而這種更改變動又會帶來更多的細節錯誤。整個公園的管理,似乎陷入了一個跳不出的惡性循環。


  對管理者來說,《侏羅紀公園》給人們的啟示是:細節真的是決定一切嗎?真正影響系統運行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細節?管理學界常常會出現“帝國亡於鐵釘”式的強調細節的故事。這個故事最簡練的表述是:“鐵釘缺,馬蹄裂;馬蹄裂,戰馬蹶;戰馬蹶,騎士跌;騎士跌,軍團削;軍團削,戰士折;戰士折,帝國滅。”(該故事表述多樣,情節不同,但寓意基本一致)那麼,是不是要求統治者必須把注意力集中的每顆鐵釘上?而侏羅紀公園的主人,正是注意到了公園設計和運行中的許許多多“鐵釘”,然而卻失敗了。原因何在?


  電影和小說中的數學家馬康姆,在強調細節會導致整個系統失敗時,恰恰沒有去觀察和瞭解每個細節。他在到達侏羅紀公園之前,即還沒有做實地考察之前,僅僅根據這個公園的設計思路,就斷言公園肯定會失敗,肯定地指出公園會在某個細節上出問題。這個值得注意的電影細節,被那些驚險的場面和刺激感官的鏡頭所淹沒,往往被觀眾忽視。但對管理者來說,這個電影細節是揭開謎底的鑰匙。馬康姆在不瞭解細節的前提下,就對事態的發展做出了準確的預言,這種能力不正是管理者所夢寐以求的?那麼,馬康姆的這種超常的預測能力來自何方?


  馬康姆借助混沌理論的表述告訴人們,任何一個系統的秩序,都是在自身不斷演化中自然形成的,靠人力建造一個與環境迥異的系統,勢必會在某些細節上出問題。所以,他斷言侏羅紀公園會出現災難的理由,就是這種設計太完美、太人工了。在決策中強調細節決定成敗,恰恰要求管理者不是去注意觀察每個細節,而是從系統整體上判斷所要作出的決策是不是符合自發秩序。任何決策,只要是立意同自發秩序作對,用通俗語言來說就是不去順從自然,那麼,不需要考察細節就能斷定,這種決策勢必會在某個細節上失敗。這一思路,同哈耶克以自發秩序否定計劃體制如出一轍,同管理學中的自組織原理高度吻合。


  那麼,“細節決定成敗”對於決策者而言,正是要跳出細節去感知全域。如果因為事物的偶然性而拘泥於小概率事件,因為微小失誤引發崩潰而強調實施中的細節,只會手忙腳亂疲於奔命。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智力和資源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個對小概率事件做出極大投入的系統。所以,那些津津樂道於“棋錯一招,滿盤皆輸”的管理者,需要提醒一句:你是不是已經讓那些小概率事件牽著鼻子走入迷途?


  決策理論專家西蒙在人工智慧研究中,通過國際象棋的研究對細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為,在象棋比賽中存在著一種“適應性積累”。即輸贏不是由偶然失誤決定的,而是由微小的細節積累決定的。特別是那些技藝只有微小差異的高級棋手,比賽很少會因錯走一步壞棋而輸掉。所以,西蒙主張,高明的棋手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偶爾失誤的小概率事件上,不能把獲勝希望寄託在對方的偶爾失手上,而是要通過觀察和體悟,掌握自己和對手那些日積月累的習慣,把握對手在選擇招式時的偏好或弱點,同時不斷利用這種不起眼的偏好或弱點,來保護並積累起自己的優勢,直至最終取勝。西蒙強調的是在有限理性前提下,養成遵從理性的習慣,建立起管理工作對自發秩序的適應,恐怕這才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是由細節養成的。細節決定成敗,表面上是事的成敗,歸根到底是人的成敗。所以,注重細節,要旨不在偶然,而在習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的頭像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wcjcpr96的部落格

    小頑皮x2的臭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